襄阳枣阳市七方镇隆兴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,685户,2535 人,“两委”干部5人,专职网格员1名,党员52人,国土总面积 529.65公顷,耕地5201亩,村集体年收入 10余万元。
党的十八大之前,该村因地理位置偏远,交通不便,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够,导致村集体经济落后,群众怨声载道,各类矛盾纠纷突出,是该镇有名“落后村”。十八大后,随着党中央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”号召的提出,该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积极响应,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探索,在探索中实践,摸索出了一套贴合村情实际的“五事工作法”,即“网格查事、乡贤评事、律师调事、干部议事、会商定事”,有效化解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,融洽了干群关系,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,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。
“网格查事”。由村干部、党员志愿者、辅警担任网格员,日常坚持每天入户走访上门查事,与群众面对面恳谈、零距离接触,访民情、议民生,排查社会矛盾、听取群众诉求;按类别整理登记,做到日排查、日交办,周化解,月通报,确保即查即报、即报即处。今年以来,网格累计排查矛盾纠纷 34 起,收集民意诉求 22件,即查即处矛盾纠纷8起。
“乡贤评事”。为村里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模范、老教师、以及有威望人士颁发聘书,聘任为村“乡贤”,日常受邀评事、依理论事、依情说事;充分发挥“五老乡贤”在村里德高望重作用,为村民评判家庭矛盾、邻里纠纷,宣讲党的政策方针,开展道德教化,扬正气、树新风。
“律师调事”。规范建设村综治中心,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,签约法律顾问,开展法律培训、法治宣传,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、纠纷调解等服务,积极引导群众以法治思维、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、解决合理诉求。
“干部议事”。对于网格排查反馈的疑难杂事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党小组长积极作为,充分讨论,建言献策;较大问题则由“两委”班子召开专题研判会,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,对当事人开展心理疏导,拟定问题的解决方案。
“会商定事”。对较大、重大问题或涉及集体利益问题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乡贤、律师、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及时参与会商,决策定事,坚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结合实际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,实现民主化、科学化、法治化。
自 “五事工作法”实行以来,隆兴村基层组织“硬”起来了、干部队伍“优”起来了、集体经济“强”起来了、乡村治理“活”起来了,全村社会平安和谐,群众幸福感满满,特别是“基层党组织建设”“乡村社会治理”“脱贫攻坚”“美丽乡村建设”“疫情防控”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”等重点工作,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认可。该村已有过去的“落后村”“头疼村”,摇身蝶变成了现在的“先进村”“和谐村”。(来源:枣阳市七方镇人民政府)